每當我回憶起過往的生活片段,發現生平最難忘的滋味,在當時經常是份最痛苦的時光。
愉快的事情反不如痛苦的事讓人印象深刻,覺得快樂,時間過得很快,感到痛苦時候,時間就過得很慢,大概是這原因,苦痛才會一點一滴的緩慢刻在記憶之年輪中。
古代有位名將軍,為了克服體能的限制,冰天雪地中訓練用冷水洗澡,人是習慣的產物,身體機能具備抵禦外物的能力,當習慣之後,即能發展出優異的體能。
我雖未如名將般想鍛鍊體魄,卻也因環境不得不訓練出體悟熱的滋味,猶記那段住在鐵皮屋加蓋的頂樓公寓內,每逢夏天高達38度的氣溫,沒有冷氣,到了晚上往往熱得睡不著覺,一個月之中足足有半個月失眠,那幾年每到夏天就發愁,經過那段歲月後,我卻訓練出比常人更耐熱的體質,如今反而一進到冷氣房內,便覺手腳冰涼,不如那有點溫溫熱熱的自然風來得令人舒服,享受身體微微出汗的感覺。
如今每到夏天,我是家中唯一一位不需要吹冷氣也不感到熱的人,我的住家環境也由鐵皮屋搬到公寓一樓,那段燠熱難耐,夜裡輾轉反側難眠的日子,最終成了我最難忘的滋味之一。
那份滋味也讓我體悟到很多人生存環境不理想,卻必得培養出刻苦耐勞的性格,才能面對俗世生活。
歌德也為痛苦的事留下註解:「痛苦留給你的一切,請細加回味,苦難一經過去,苦難就變為甘美。」
記得曾讀過一本書,書名和作者都已忘了,印象最深的是作者的一段人生經歷,當年他為了繼續讀研究所,每天待在圖書館內讀書,一天只能吃兩個饅頭,不知為何,我始終沒忘記曾有人如此克難的生活過。
經此訓練,往後不管如何,生活總變得容易多了。
回憶和人生一樣,總是苦樂參半,最難忘的滋味裡,也摻雜了美妙的記憶,也許我是個多愁善感的人,總喜歡未雨綢繆,當耽溺在追求享樂的事物上,總無法持久,而人一旦習慣了追求耽逸的情態中,將喪失應變能力,如何面對無常的人間事物呢?
那些偶爾跳脫生命常軌的人,像有人斷食幾天,體驗飢餓的滋味,像有人極地旅行,挑戰體力,當生命中出現茫然失措的時候,可以自己尋求解決之道,不假外求。
當汲汲營營於生存之時,回想起經歷的痛苦事件,發現人生也沒什麼大不了,了不起就是再遇到什麼苦難,發揮所能撐過去便是了,事後就像歌德所說的,所有苦難會變為甘美,而我發現事實也是如此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