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2月31日 星期二

序-《-山丘下的藏書閣》-介紹六座位於小山丘下的圖書館 (待出版)


   我人生三分之一的光陰,大都在圖書館度過,尤其是就讀大學時期,幾乎全部的時間,都花在閱讀這件事上面,那也是我閱讀量最高的時期,一個月幾乎閱讀二十多本以上的課外書;偶爾,我喜歡探索不同地點的圖書館。

   忘了是那一年的夏季,台北的氣溫特別炎熱,鐵皮屋加蓋的頂樓公寓,沒有冷氣,整夜我翻來覆去無法入眠,隔天一早匆匆進入市立圖書館,吹吹免費的冷氣,伴著夏日午後,在老樹上傳來的夏蟬蝍蝍聲響,坐在舒適的沙發椅上打瞌睡,那時我每個月的生活費是台幣三千元,換算成每天只能花一百元,是個不折不扣的窮學生。

   閱讀成了我渡過一個人時光,最好的休閒娛樂,因為不必花什麼錢,又對電視節目厭倦時候,我穿梭在租來的小閣樓,以及附近圖書館,來回那兩條街道中許久,也不知日子竟這樣匆匆過去了數年。

   那時我讀居禮夫人的散文,提到她也曾在巴黎大學度過孤獨的求學生涯,名畫家梵谷在一年內畫了幾百幅的自畫像,都因為孤獨的緣故,我跟他們一樣,大部份時間,選擇了遠離同伴的生活。

   到了中年,因為夢想到鄉下購地蓋屋,我將工作收入大部份存下來,零用錢比學生時代多了一倍,卻幾乎都貢獻給卡布其諾這類的飲品上去了。

   我總算了解黑咖啡盛行的年齡群,分佈在中老年族群,青年的我曾經愛上了蜂蜜綠茶、海尼根綠茶,而今我已不再喝年輕時期愛喝的飲料,甚至連看的書籍,也與年輕時代不一樣了。

   點一杯不加糖的咖啡吧!

   我在圖書館外的咖啡館留連了整個上午,並且在那度過人生百分之五十的光陰。

   圖書館對於我而言,是一處除了咖啡館、寺院之外,另一處可以獲得心靈休憩的場所。

   不過,我總覺得圖書館這用詞不夠古典浪漫,閱讀資料時,發現這名詞伴隨著為大眾設立圖書而來的性質,古代僅有皇家及官商才有私人的藏書閣,或稱為堂、室、樓等名稱。

  姑且當做中國文字還有音韻抑揚頓挫之美,我私心的將古代私人藏書才有的
規模與獨享的氣息,套用在現代公共圖書館上,將圖書館改成藏書樓閣,用閣字感覺音韻較美,所以書名就取做藏書閣

   現代的經濟體系發展,很多時候空間是屬於與別人分享的時候,源於城市居住密度高,每個人能獨享的私人空間是狹窄的,想擁有一棵樹和庭園,變成一份奢侈的夢想。

   我懷著建構起自己藏書閣和佈滿花草樹木的庭園,伴著我走向愈來愈老的年齡時光,那時我就在庭園大樹下(我還未想好種什麼樹?)放一竹躺椅,坐臥起居不離書本和音樂,每天在鄉林間散步,種植花草為樂,過過自然的田園生活,卻始終不離書的日子。


 也許,那時候的我會漸漸地愛上黑咖啡的滋味吧!

ps:  經我實驗證明,如果靠我省吃儉用(從其它食衣行育樂的花費省下來),只為了買一間房子的話,我試過撐了一陣子(大約二年),忍耐到存夠頭期款之前(可能還要三年),我可能會先過不下去,既然如此,我就打算租房子住也沒關係,身邊還可以留點餘錢。

某本書的作者(書名忘了),曾提及為了唸研究所,在圖書館唸書時,每天只能吃二個饅頭,那麼我唸大學時,每天可以花一百元,算很好生活了。

二十多年後的我,想法已經變了,現在的我認為,一天花一百元,其實並不算窮,而我也想試試一天吃兩顆饅頭,不知會怎麼樣呢?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